关注你的心灵

时间:2009-10-17 13:37来源: 作者:苗利静 点击:

——于丹《论语》读后感


繁忙的教学之余,我喜欢随意地翻看一些书籍,让忙碌的心灵得到片刻的喘息,紧张的神经得到短暂的放松,混乱的思想得到有序的调整。最近,经朋友推荐,我有幸拜读了于丹女士的《论语》心得,读后感觉如炎炎夏日的微风清凉怡人,似立于高山之巅的俯瞰世事通透。书中于丹用许多浅显的故事,朴素的语言,精辟阐述了很多为人处事的方法,做人的规矩和道理,同时提醒我们寻找内心的安宁,找回迷失的自我,告诉我们如何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找到平衡,实现自己真正的人生价值。
生活中每个人都难免会有缺憾事和不如意感,也许我们无力去改变事实,而通过《论语》的解读,我渐渐明白可以改变我们看待这些事情的态度,用平和的心态来对待生活之中的缺憾和苦难,把这种缺憾转化为动力和力量,把工作做得更好更实,生活调整得多彩多姿。
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正所谓“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我们首先要能够正确面对人生的遗憾,多想剩下的一二如意事。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彻底接受自己的人生缺憾,比如你的出生背景、外貌、性格等等无法改变的,不要纠缠在里面,一遍一遍地问天问地问自己,为什么别人的老公能干儿子又聪明?为什么自己和同事一样兢兢业业,所得却天上地下之别?这样和别人攀比,只会加重你的痛苦,于事无补。所以我们要平心静气接受无法改变的现实,并努力改变可以改变的,不要过分看重身外之物的得与失,而应多关注自己内心的感受,因为平和的心态是生活幸福的基石。
《论语》中孔子谈理想时,并不认为志向越高远就越好,真正重要的是一个人的内心定力与信念。无论你的理想是大是小,实现所有理想的基础,在于找到内心的真正感受,一个人内心的感受永远比他外在的业绩更加重要.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但是在匆匆忙忙周而复始的工作节奏中,还有多少时间和空间能让我们去关注自己的内心呢?我们所看到的往往只是一个社会的角色,被遮蔽的恰恰是我们心灵的声音,所以让我们从自知之明去建立心灵的智慧,在我们每一天忙碌的间歇里面,给自己一点点心灵的空间,而不至于像人格分裂的演员一样不敢面对自己的内心。其实在今天这样一个竞争激烈生存压力很大的社会里,于丹的《论语》读后感所传递出的是这样一种温柔而有力的思想力量,淡定的、清明的理念,它鼓励了我们对内心的关照,让我们有理由相信我们可以把握我们自己的幸福。
无论是孔子的《论语》还是于丹的读后感,都说做人的境界,君子是大家心目中理想的人格标准,君子的力量不是源于权贵与金钱,而是始于人格与内心。如果一个人在当今的社会中,反省自己的行为,能够不后悔、不愧疚,自己做过的每件事都禁得住推敲,实在是极不容易的事情。我们无法左右外在的世界,只有让自己的内心选择能力强大,明白如何取舍,一个人内心对自己要求严格一点,对别人就会厚道一点,平时大家常说做人要厚道,厚道并不是窝囊,而是他可以包容和悲悯别人的过错,可以设身处地站在别人的立场上想问题,因此只有给予才会带给你最终的欢愉。做人无论成功与否,能做到“不怨天,不尤人”才是君子之度。
让我们做最好的自己,不和别人比较,按照自己的社会定位,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让自己成为内心强大的人,能够在纷繁复杂的现实中坦然安然,从容淡定地行走。怀着乐观和积极的心态,让自己成为一个内心快乐并能使他人快乐的人。
《论语》是道德与智慧的凝结,它是一个循循善诱的师长,又是一个正直、坦率、宽容的友人,它可以映射出我们的道德情操、品性修养,让我们在生活中找准自己的人生方向和心灵指向。这就是于丹《论语》所给予我的启迪与思考,我受益匪浅。
 



------分隔线----------------------------
------分隔线----------------------------
返回顶部
济源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