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校园论坛 >

破译奇迹背后的密码 ——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有感

时间:2017-04-25 19:46来源:济水一中 作者:李冬梅 点击:

教育是一艘巨大的船,承载着无数的梦想,也让无数的梦想葬身海洋。当大多数人争相挤上教育的“泰坦尼克号”的时候,雷夫把56号教室,建成了诺亚方舟,这实属不易;一个大男人,25年如一日,和五年级的小学生打交道,不容易;敢于坚持自己的教育理想,成为精英教育洪流的中的砥柱,不容易。25年后,这位老师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纽约时报》把雷夫尊称为天才和圣徒;《华盛顿邮报》称他为全美最好的老师;美国总统授予他“国家艺术奖”;英国女王也给他颁发了帝国勋章,媒体天后奥普拉授予他“善待生命奖”。这56号教室有什么样的奇迹?破译奇迹背后的密码,就会找到教育的真谛,成功的钥匙。

密码一:教育不是畏惧

“这年头,不少教室都被一种东西控制着,那就是‘害怕’。第56号教室的特别之处,不是因为它拥有什么,而是因为它缺乏了这样东西——‘害怕’”。记得刚从教时,资深班主任曾传经送宝,教我一招:第一天走进教室,逮着一个不听话的,狠狠修理一顿,以后管理起班级来,就得心应手了。这么多年来,我也是这种教育的身体力行者,看到学生害怕畏惧的目光,还颇有些自鸣得意。雷夫老师的教诲,让我猛然惊醒。

害怕在中国,似乎是一种管理文化。为政者管理国家,想办法让人害怕,尽管有些法子蠢到可笑;为师者管理班级,想办法让人害怕,尽管有些法子极不人道。但是害怕最终不能使人臣服,臣民可以反抗,所谓民不畏死何以死惧之;学生可以敷衍,所谓你讲你的道理我做我的小游戏。

雷夫的书中讲到这样一个例子:他学校的一位年轻老师,因为学生的书包及其混乱,终于忍无可忍,将这位学生乱七八糟的书包倒在桌上,然后拍照,要挟说要展示给所有的同学看。虽然这位老师的极端做法逼迫那位学生改掉了坏习惯,但却招来了那位学生家长的严厉抗议,他们要求开除这位老师。雷夫精辟地分析那位教师的行为:“这件事最大的灾难,是老师错失了一个绝佳的教育机会。他原本可以协助那位学生学习整齐的价值,让学生变成一个更好的学生,但是他把事情搞砸了,现在反倒成为全班学生眼里的怪物。”他还进一步分析道:“老师们怕害怕:怕丢脸,怕不受爱戴,怕说话没人听,怕场面失控。学生们更害怕:怕挨骂,怕被羞辱,怕在同学面前出丑,怕成绩不好,怕面对父母的盛怒。”雷夫很清楚以害怕为基础的班级文化,对学生来说,对教师来说都是一种灾难。

由此看来,在师生关系中,应当用“敬爱”二字代替“畏惧”二字,因为“畏惧”二字虽有震慑之效,却更多的是孩子走向危险深渊的助滑剂。孩子越小,畏惧感伤害越大,危险程度越难以预料。可以说,“敬爱”二字与“畏惧”二字之别,就是向心力与离心力之别,就是幸福与痛苦之别,就是成功与失败之别。要知道,让学生单纯地怕你其实十分简单,而孩学生怕你之后再让他与你交心恐怕就非常难了。

密码二:奇迹的基石是信任

雷夫的杰出,是因为他学生的杰出,他的学生沉静、文明、有礼,这些品质甚至达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程度。雷夫是怎么达到这样的教育奇迹的呢?是信任。信任自己的学生,让自己的学生信任自己,建立一种以信任为基础的班级管理文化。雷夫清楚,以害怕为基础的管理可能有短期的效果,但长期来说,是不利于学生的成长的。

以信任取代害怕,奇迹就会出现。信任是班级管理的基础,是和学生相处的基础。对学生所犯的错误,鼓励学生坦荡承认,自己欣然接受,鼓励下次改正。要特别指出的是,雷夫特别要求学生,你要珍视我对你的信任,一旦你破坏了我对你的信任,规则则需要重新制定。这当中有一定的强制力,但这绝不是建立害怕的基础上的,而是建立在学生对规则认同与践行的基础上的。这种强制力不仅指向学生,也指向教师自身。建立这样的一份信任,绝不是短期之功,教师需要以积极的态度和耐心来面对问题。

作为教师的我们,需要反思一下,我们信任自己的学生了吗?我们得到学生的信任了吗?如果我们得到了学生的信任,那么,学生就会把我们当作可以信赖的人。他们会把自己的喜怒哀乐,甚至把自己的秘密告诉我们。当他们遇到困难时,他们就会向我们求助。当他们在离开校园以后,不管是多长时间,一年两年,十年八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里都会继续信任我们,虽然期间并不经常联系。

成功的教育必须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上,成功的教育必须建立起师生之间的信任。没有信任的教育是不成功的,信任缺失的教育同样是失败的。

密码三:奇迹的法宝是引导

时下的教育,常听到这样的抱怨:学生厌恶学习,学生不爱阅读……56号教室却能让孩子变成爱学习的天使,让孩子每天能提前几个小时早早到校,让孩子节假日也盼望回到学校。我想,爱上学习的奇迹就是老师的引导。

我们都知道阅读对孩子成长的重要,雷夫老师对阅读有这样的见解:阅读不是一门科目,它是生活的基石,是和世界接轨的人们乐此不疲的一项活动。

雷夫在培养孩子阅读的方法中其实与我们的方法大同小异,他在培养孩子阅读时注重:乐趣、热情、引人入胜。我们的孩子在阅读时更多的是拥有乐趣,而我们在培养中为了有兴趣而扼杀了许多学习的热情,这主要是我们的做法遭到滥用。我们也给学生推荐书,但我们却缺少引导性,常常是在全班,甚至全校推荐同一本书去读,怎能保护不同孩子的要求呢?我们提倡学生阅读,但因为缺少引导,把阅读变成课堂自学的内容。我们提倡学生走进图书馆,但又只是停留在口头上,从未带学生走进过,更没为学生提供引导服务。

雷夫老师用自己智慧的头脑,为孩子挑选文学作品,他没有被必读书目给扼杀,而是在他精心挑选中培养学生阅读的乐趣。回想我们的阅读为什么达不到这种效果呢?一是缺少责任心,应付了事,并没有发自内心地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有时为了完成学校的要求更是应付了事,所以很难达到效果。二是缺少个别辅导,雷夫老师的学生也有不爱读书的,他们往往制约着班级前进的步伐,而雷夫老师却能经常为让落后的学生跟上进度,还会事先帮阅读程度初级的学生准备特别简单的段落,让他们在课程开始前便赢在起跑点上,从而树立信心。三是缺少系统的合力。要想达到最佳的效果,应由各科老师带领学生开办读书会,甚至是体育老师,而我们很多时间的读书是低效的,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做的。孩子们在阅读课也带来了书,但又有多少孩子可以安心的读上一节课呢?更多的是在说话、打闹中度过。这样的读书课堂不仅不能培养孩子们读书的乐趣,还会带来更多负影响。

很喜欢雷夫的一句话:我们最终必须用孩子们在发自内心的阅读时发出多少笑声和留下多少泪水来衡量他们的阅读能力。我们常常用学会了多少字、看了多少本来衡量孩子的阅读成果,往往忽略了最重要的:孩子在阅读中获得的快乐。希望我们和孩子都能终身阅读,为人生而读。

我想教育奇迹的真正所在还应该是坚持,雷夫老师25年如一日的坚持,把教育做到了极致就是奇迹。

一本好书可以给我们无尽的思考,一本好书可以让我们站在新的高度,《第56号教室的奇迹》让我们看到了对孩子爱的力量是多么强大,这才是不断创造奇迹的根源。雷夫老师的出现,让千千万万抱怨教育的老师看到了一种不可思议的可能性,即使我们无法像雷夫这样疯狂,至少我们知道,教育蕴含着无限可能。因为我们都有一个教室,在这个教室里每天都在上演着不同的故事,如果我们能够像雷夫老师一样细心观察,从爱每一个孩子出发,那么我们也会有自己不一样的教室,让我们的教室变成孩子们心向往的地方。



------分隔线----------------------------
------分隔线----------------------------
返回顶部
济源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