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校园新闻 > 通知公告 >

家门口有了优质学校——济水一中集团化办学探索

时间:2022-12-09 15:45来源:河南省教育厅 作者:济水一中 点击:

河南济源示范区济水一中教育集团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升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和《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精神,通过“五破五实现”,打造“一体两翼,三线齐飞”的办学模式,形成兼容并蓄的办学文化和富有活力的管理机制,收获了优质高效的办学成果,探索出了独具特色的集团化办学路径。

  破发展模式,实现“一体两翼,三线齐飞”。围绕一个集团建设优质教育发展共同体,采取“名校+弱校”,以强带弱的方式,两翼驱动,两校并进,发挥优质教育品牌辐射作用,统筹两个校区三个年级学部管理和初中三年教育教学有效衔接,积极探索人、财、物统筹管理的紧密型集团化办学模式,实行一套班子、一体化管理、集体研训、资源共享、统一考评,形成“一体两翼,三线齐飞”发展模式,打通校区、学期、级段壁垒,实现三个级段教育教学合理衔接。设立“家庭教育日”,成立家委会和家庭教育导师团,持续开展“家庭教育进班级”“教育开放日”等活动,提升家长整体素质,构建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教育体系,形成教育合力。

  破教育机制,实现“文化浸润,评价统筹”。整合40年办学经验,建立了一整套较为完善的办学思想体系,形成兼容并蓄的集团核心文化,探索出“文化浸润、评价统筹、分部管理、同频共振、学部竞争、学科融合”的集团办学策略,以及“奉献智慧、收获品德、成长自己、发展团队”的团队建设理念。集团内部师资统一调配,学生统一录取,课程统一安排,评价统一标准,形成了“靠机制创造公平,以文化促进自主”的管理文化,铸就了“敬业、和谐、负责”的学校精神,实现了集团内部文化浸润与融合。东校区成立之初,集团举全力抽调真正能“打仗”的骨干去“拓荒”,把济水一中文化演化为“一家人、一条心、一股劲”的东区精神,在“荒漠”上硬是开辟出一片生机盎然的“绿洲”,促使两个校区文化融合共生,又形成不同特色。玉泉校区(原东校区)作为全市雷锋学校联盟基地学校,打造了“一路一廊一塔一苑”文化带,凸显了雷锋精神和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文化特色。在考核方面实行“评价统筹”,打通教学成绩与教学常规评价,两个校区活动统一评价标准,同级备课组统一捆绑评价,学生都实施统一的综合素质评价,营造了评价统筹、激活细胞的文化氛围。

  破管理壁垒,实现“分部管理,同频共振”。年级即学部实行学部主任负责制,建立“学部管理三人团”,由学部主任、一名集团领导、一名校区中层干部组成学部“管理团队”,以“分部管理,同频共振”,破解管理壁垒。设立两个校长分管两个校区,6个副校长分管三个年级的六个学部。校区校长在统管各自校区同时,还要分管整个教育集团的德育和业务工作,实行扁平化管理。每周召开一次集团行政会、部门工作会和学部例会。学部会由学部主任主持,学部全体教师参加,分包的集团领导参加督导,会议对一周工作做总结点评,统筹安排下周工作。为保证管理不走样,集团将党支部建立在校区,将党小组建立在六个学部上,建立了“党员干部联系会”“校长办公联席会”“行政议事会”制度,有效落实“三重一大”决策,提高了管理效率。集团每周出德育、教学、行政督导简报,印发给各年级学部,实现同频共振。

  破教研围墙,实现“学部竞争,学科融合”。在教育教学和常规管理中,学校引入“学部竞争,学科融合”机制,学部间是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教研活动、集体备课、常规管理、教育教学、师德师风、活动考核、学生评价、班级管理等方面,学部纵向管理,横向评比,每周的流动红旗、每月示范班级和学期文明班级,通过竞争产生,学部你追我赶,激发内部活力。集体教研做到“四个统一”,即方案统一、时间统一,人员调配统一,评价考核统一。做到“自选动作要科学,规定动作要到位”。开展联合教研和主题化、系列化、网络化的大教研,打破教研边界,鼓励教师跨校区、跨学段学科听课研讨。建立智慧校园,开展信息技术2.0学科课程融合全员培训,教师每周能够线上线下听课备课,开展课题研究,实现优质资源共建共享,打通了教师流动渠道,促进了学科融合、课程融合,稳住了教研教学基盘。

  破育人密码,实现“质量为魂,立德树人”。在集团化办学过程中,学校注重立德树人,五育并举,从四个方面探索破解质量管理的核心密码。

  一是伴学生三年成长的综合素质评价。班班创设《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一览表》,实行《学生个体评价表》《小组捆绑评价表》《导师和小组捆绑评价表》三表合一,形成了“一天一考核、一日一反思、一周一等级、周初即归零”的评价机制。从入校第一天到毕业最后一天,评价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记入学生成长档案,与学生入团选拔、综合素质标兵、优秀学队、优秀导师评选,以及升学考试直接挂钩。

  二是培养专家型教师的系列主题教研。以“提升教学有效性,培养专家型教师”为目的,以一阶段的“对标分析、独立研习”、二阶段的“走向分析、项目研究、组间合作”到三阶段“切片研究、分析研判、成果发布、实践检验”为基本形式,每阶段一个月,不分校区,集团通排学科组的展示时间,所有包组领导、学科组全体教师全程参与,形成了贯通全年级、全学段、全学科的大教研格局,整合了碎片化教研,夯实了质量根基。

  三是激发学生内驱动力的研学实践教育。每年四月份第三周,七八年级全体师生打破校区,分级部开展“绿色·和谐·励志”主题研学实践,参加两天一夜、徒步百里、户外宿营、综合实践、生存拓展。每年主题、活动时间、时长及组织框架基本不变,但组织形式不断创新。目前已连续开展九届,促进了校区间学生交流,拓展了学生综合素质,打造了享誉省内外的研学实践教育品牌。

  四是对每一个学生负责、不让一个教师掉队的新进教师培养。在实施“青蓝工程”“名师工程”基础上,系统设计教师培养方案,细化师徒义务职责,严格培训计划和年度考核方案设计。组建“导师团”,精准培训对象和培训导师。实行“双导师制”,为每个新进教师配备“学科成长导师”和“班主任成长导师”,实行“师徒结对、捆绑评价”,有效保证了教师专业素养的快速提升,校区教育教学质量齐头并进,集团持续稳步发展。(文章来源:河南省教育厅2022.12.8

 

 

 

 

 

 




------分隔线----------------------------
------分隔线----------------------------
返回顶部
济源网站建设